thumbnail image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broken image
  • 首頁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本屆賽制
  • 歷屆賽事
  • 學生專區 
    • 自學專區
    • 歷屆題目
  • 老師專區 
    • 教材資源包
    • 教案庫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本屆賽制
    • 歷屆賽事
    • 學生專區 
      • 自學專區
      • 歷屆題目
    • 老師專區 
      • 教材資源包
      • 教案庫
    報名參賽
    broken image
    broken image
    broken image
    • 首頁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本屆賽制
    • 歷屆賽事
    • 學生專區 
      • 自學專區
      • 歷屆題目
    • 老師專區 
      • 教材資源包
      • 教案庫
    • …  
      • 首頁
  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  • 本屆賽制
      • 歷屆賽事
      • 學生專區 
        • 自學專區
        • 歷屆題目
      • 老師專區 
        • 教材資源包
        • 教案庫
      報名參賽
      broken image
      • 雙橡|第四屆

        See Think Wonder

        思考挑戰賽

        哈佛教育學院|Flossie Chua 博士指導

        預約參賽
      • 主辦單位|雙橡教育

        指導顧問|哈佛 Flossie Chua 博士

        協辦單位|臺北市青年局

      • 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 

        全球第一個鍛鍊哈佛 See Think Wonder 思考力的挑戰賽,讓思考的鍛鍊,變得可見。當我們不知道從何開始思考,就從觀察開始。這是一場國際賽事,設計給 15-18 歲的學生鍛鍊「觀察、思考、創造」的能力,共分成資格賽與情境賽。「資格賽」在線上進行,通過資格賽,將獲得 See Think Wonder 證書,並且有資格參加「情境賽」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在「情境賽」,你將會和大企業(如家樂福)對話,運用你 See Think Wonder 的能力,針對企業的永續議題,提出創新的觀點與建議。通過情境賽「書審」階段,你將會前往台北,進行三天的挑戰,親自向企業報告你們的提案。

      • broken image

        初賽

        日期|2024/12/28(六)12:00 am - 2024/12/29(日)11:59 pm

        需時|約 1-2 小時

        形式|個人賽
        -----------------

        評分標準|觀察的豐富度與細緻度(能用手指在圖上指出的項目,才算「看見」的項目)

        如何晉級|比賽結果分為「通過」及「未通過」,通過者可直接參加決賽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決賽

        日期|2025/01/25(六)12:00 am - 2025/01/26(日)11:59 pm

        需時|約 1-3 小時

        形式|個人賽

        ------------------

        評分標準|觀察的細緻度與思考的邏輯度,詳細標準將於挑戰賽說明會公告

        如何晉級|比賽結果分為「金等」、「銀等」、「銅等」,以下 3 個條件皆符合者可參加情境賽書審:

        1. 於答案送出時勾選願意參加情境賽(資格賽決賽答案送出時,可勾選是否參加實體情境賽。若想和特定隊友一起參加情境賽,需於資格賽決賽答案送出時填寫隊友的姓名、手機號碼、就讀學校與年級)
        2. 比賽結果為金等或銀等
        3. 年齡為 15-18 歲
      • 資格賽

        比賽形式|線上進行個人賽,可於賽場開放的任何時間完成

        賽場語言|可選擇中文或英文賽場

      • broken image

        複賽

        期間|2024/3/30 (六) - 3/31 (日) 賽場全天開放

        需時|1-3 小時
        賽場|線上進行

        形式|個人賽
         

        參賽者將比較全球多個國家的郵局,從影片及照片中,進行比對觀察,評估何地最能實現指定的期待目標,找出國外值得學習之處,評估是否適合帶回本地。

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    

        備註:想鍛鍊思考力但非 15-18 歲學生的人,也可以參加。

      • broken image

        初賽

        期間|2024/3/9 (六) 賽場全天開放

        需時|1-2 小時

        賽場|線上進行

        形式|個人賽
        參賽者將看見 100 年前的產物,透過圖片比較,看出百年來的進步,進而思考「進步」背後隱含的人類需要。
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 

        備註:想鍛鍊思考力但非 15-18 歲學生的人,也可以參加

      • broken image

        書審

        繳交截止時間|2025/03/21(五)11:59 pm

        所需時長|依各隊伍討論及分工情況而定

        參賽資格|資格賽決賽結果為金等或銀等的 15-18 歲學生

        團隊組成|個人報名的參賽者選擇企業題目,主辦單位根據題目選擇進行分組

        ------------------

        參賽隊伍將選擇一間企業,並針對該企業的題目進行資料搜尋、發想初步提案。

        ------------------

        評分標準|提案的可行性及永續性、解讀的合理性、觀察的有效性

        如何晉級|比賽結果分為「通過」及「未通過」,通過者可直接參加報告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報告

        期間|2025/04/18(五)- 2025/04/20(日)

        所需時長|3 天

        參賽資格|通過書審者皆可參賽

        ------------------

        參賽者將針對企業所出的賽題,思考可能的永續行動方案。進行腦力激盪,製作概念雛形、進行測試、觀察測試結果,親自和企業報告,試著影響大型企業的永續行動。

        ------------------

        人數限制|每間企業各 5 隊參賽者

      • 情境賽

        比賽形式|團體賽,線上繳交書審,通過書審後於台北實體進行報告

        賽場語言|中文(和隊友討論時不限語言,但書審與報告皆需以中文呈現)

      • broken image

        初賽

        參賽資格|不限國籍、不限年齡,只要報名就能參賽

        賽場開放時間|2024/12/28(六)12:00 am - 2024/12/29(日)11:59 pm

        所需時長|約 1-2 小時

        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參賽者將看見 100 年前的產物,透過圖片比較,看出百年來的進步,進而思考「進步」背後隱含的人類需要。
        ------------------

        評分標準|觀察的豐富度與細緻度(能用手指在圖上指出的項目,才算「看見」的項目)

        如何晉級|比賽結果分為「通過」及「未通過」,通過者可直接參加決賽

         

         

        決賽

        參賽資格|通過初賽的參賽者皆可參賽

        賽場開放時間|2025/01/25(六)12:00 am - 2025/01/26(日)11:59 pm

        所需時長|約 1-3 小時

        ------------------

        參賽者將比較全球多個國家的便利商店,從影片及照片中,進行比對觀察,評估何地最能實現指定的期待目標,找出國外值得學習之處,評估是否適合帶回本地。

        ------------------

        評分標準|觀察的細緻度與思考的邏輯度,詳細標準將於挑戰賽說明會公告

        如何晉級|比賽結果分為「金等」、「銀等」、「銅等」,以下 3 個條件皆符合者可參加情境賽書審:

        1. 於答案送出時勾選願意參加情境賽(資格賽決賽答案送出時,可勾選是否參加實體情境賽。若想和特定隊友一起參加情境賽,需於資格賽決賽答案送出時填寫隊友的姓名、手機號碼、就讀學校與年級)
        2. 比賽結果為金等或銀等
        3. 年齡為 15-18 歲
      • 資格賽

        比賽形式|線上進行個人賽,可於賽場開放的任何時間完成

        賽場語言|可選擇中文或英文賽場

      •  

        為什麼有 STW 挑戰賽?

        回顧人類的歷史,人從觀察-思考中,發想出無數的創造,人類世界的進步和永續,有賴於用心觀察、思考的每一個人,共同參與世界的改變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我們將這場挑戰賽視為 Game Changer 的搖籃,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,你需要開始才能很厲害。

        我們是誰|雙橡教育

        雙橡是一所打造沉浸式學習體驗的學院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我們始終相信學習是有用、有趣、有意義的事,它能讓人有能力打造自己想看見的未來。雙橡想看見的未來,是世界上有一群正向、積極的人,投入社會中的不同角落,運用 See Think Wonder 思考力和行動力,創造人類社會的美好,一同打造未來世界的樣貌,活出有意義感的人生。

      • 主辦單位

        broken image
  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  協辦單位

        broken image
  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  共同推廣單位

        broken image
        broken image
        broken image
      • broken image

        葉丙成
        台大電機系教授|挑戰賽顧問

        除了與時俱進的眼界,獨立思考絕對是你必須具備的能力,才能因應世界的快速改變。

  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  劉安婷
        TFT 為台灣而教創辦人

        跨域學習的終點應該是真實的生活情境。意思是孩子長大成為一個成年人公民時,生活中不會分科目,不會幫他設定一個固定題目,如何讓孩子未來能在真實的情境裡面解決問題、能思考,我覺得跨域的意涵很重大。

  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  陳雅慧

        親子天下/翻轉教育總編輯

        當你思考的時候,是最親近自己的時候。因為思考源自於好奇,好奇源自於愛,有愛就能勇敢打開五感去捕捉這世界的秘密。

  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  劉建成
        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創新長 

        思考力也是某種肌力,可以勤加鍛鍊,它與智力不同,不比高低,每個人都有適合發展的小肌群,是讓人變得獨一無二的秘密武器!集合在一起,我們才有力量面對真實世界的問題!

  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  許芯瑋
        Design For Change (DFC) 台灣執行長 

        愛因斯坦曾說:「如果我有一小時拯救世界,我會花 55 分鐘去確認問題為何,只以 5 分鐘尋找解決方案。」面對挑戰,先透過縝密、批判性的思考來定義問題,之後解方將顯而易見。「思考力」 將會是我們面對未來不同挑戰時,關鍵的核心能力!

      • FAQs

        關於報名

        關於比賽過程

        關於前往台北參加企業賽

      •  

        STW 挑戰賽亦獲多項大獎肯定

        broken image
        broken image
      • 上屆賽事有...

  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  3 個

        賽場 - 台灣、香港、新加坡

  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  1832 名

        挑戰者

  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  280 所

        學校

      • 挑戰賽如何進行? 

        為了讓挑戰者漸進式的養成習慣,挑戰賽從易至難,分成兩個關卡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第一關(初賽、複賽)在線上進行,以「個人」方式參賽,需要在指定期間完成挑戰,挑戰者可選擇中文賽場或英文賽場參賽。複賽結束,會根據賽事表現,頒發金、銀、銅三種等級的思考力證書。並且,為排名前 100 強的參賽者,頒發《思考力 100 強證書》,並於決賽會場,進行頒獎典禮、拍攝獲獎者的專業個人照。

        最後一關(企業賽)將實體舉行,以「團體賽」進行,晉級決賽的前 45 名挑戰者(台灣、香港、新加坡區賽場)可參加決賽。進行與國際企業近距離互動、討論的黑客松式競賽,挑戰者將拿到一個永續 SDGs 行動的題目,針對主題進行觀察、假設、跟企業 Mentor 討論、打造原型、測試驗證,最後上台報告。

      • 立即報名
        比賽方式
        賽前練習
      • 不能錯過的理由

        來自哈佛的思考習慣

        結識來自國外的學生

        與大企業第一線互動

        帶來真實世界的永續行動

        得到金銀銅級

        思考力證書

        獲得百強選手

        專業個人照

        免費參加思考、創造、表達的系列培訓

      • broken image

        我是學生

        我想挑戰!

        個人報名
  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  我是老師

        我想幫全班報名!
        團體報名
        broken image

        我是有興趣參加的人

        不限學生,所有人都能來玩
        個人報名
      • 我

        們

        的

        設

        計

        是希望能達到這五個目標

        1. 鍛鍊思考力:透過挑戰賽的歷練,潛移默化地為參賽學生鍛鍊觀察力和思考力,讓學生能帶走一套思考習慣,並懂得延伸運用在自主學習、創造永續設計。
        2. 建立方法論:研究出一套結合實作的「思考力養成法」,並在幾年的研究後,將方法開源分享給全球的教育者。
        3. 激發創造力:透過這場挑戰賽,讓學生習慣世界上各種事物都能成為觀察 See、思考 Think、發想 Wonder
          的資訊來源,時時激發創造的靈感,習慣以事實為基礎做創新。
        4. 培養永續思維:建立學生對社會永續(SDGs)與經濟發展的系統觀,了解到兩者兼顧所需考量的多重面向,包含利弊取捨、利害關係人的溝通、成效的時間遞延性等多層次的思考與合作能力。
        5. 拓展國際交流:搭起各國學生能合作切磋的橋樑,在少年時,便有國際上並肩前行的夥伴。
      • 我們的理念

        信念和理念

        為什麼要推動 See Think Wonder?

        我們相信人類世界所有的發明,是由眾人每一個微小的貢獻所組成的,每一個「觀察」都有機會透過「思考」成為新的「智慧精華」,像牛頓從看見蘋果的掉落、達爾文看見小鳥的相似性,各種改變與進度,看著遙遠,其實都來自於簡單的 See Think Wonder,當我們不知如何思考,就從觀察開始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當每個人都善於 See Think Wonder,這世界將有更多美好的事物,得以發生。為此,我們願作普及 STW 思考習慣的推手,讓美好得以發生。

        哈佛 Flossie Chua 博士為何加入

        Flossie Chua 博士的加入

        為什麼哈佛 Flossie Chua 博士願意參與 STW 挑戰賽?

        See Think Wonder 是 Project Zero 歷史悠久的研究成果,用來鼓勵人們做出仔細的觀察以及深刻思考後的解讀,進而促成提問的好奇心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Flossie 認為「好的問題」是一個能夠讓心智持續運作並點燃探索慾望的方式,讓我們嘗試去追尋答案,更勇於跳脫框架去思考問題,變得更有能力去面對世界的變遷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See Think Wonder 挑戰賽正是為了這件事情而努力。

        2025 名人前輩推薦

        前輩推薦

        看看每回合的賽事,如何進行,挑戰者又是怎麼說的,你還會在這裡看見哈佛 Project Zero 子計畫主持人 Flossie Chua 對 See Think Wonder 的看法。榮幸邀請到重量級前輩們來推薦 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!在這邊,你可以聽到各位前輩分享對於挑戰賽特殊之處的想法,以及他們推薦挑戰賽的原因。

      關於我們

      雙橡教育

      籌備團隊

      評審名單

      媒體報導

       

      聯繫我們

      organizer@stwchallenge.org

      LINE@|See Think Wonder

      贊助支持

      捐款頁面

      © 2024-2025 Copyright Ⓒ 雙橡教育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    立即報名
        STW 練習
        即時消息
      Cookie的使用
      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。若繼續,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。
      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