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教師資源

    讓全世界成為學生的教室,別讓教室成為學生的全世界

  • 什麼是 See Think Wonder?

    • See Think Wonder 是哈佛教育學院零點計畫(Project Zero)發展的思考歷程(Thinking Routine)之一,哈佛長期研究習性的影響,發展出許多架構思考的結構,讓老師可以融入日常課堂之中。哈佛也將所有的方法與工具,公開在網站上,供全球的教育者參考。
       
    • See Think Wonder 的教學目的在於讓學生透過仔細看和刻意觀察,形成更深刻的體悟、更明確的解讀,建立更有根據的推論,並培養更廣泛的好奇心。

      文獻出處:《讓思考變得可見》榮・理查特/馬克・邱奇/凱琳・莫莉森著
    broken image

    挑戰賽的 STW 與原始概念有何不同?​

    • 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使用的方法源自哈佛零點計畫的概念,但經過整合與微調,融入 MIT 系統思考法以及哈佛零點計畫的子計劃 Agency by Design,將思考導向行動,鼓勵學生做出有根據的設計與創造。
       
    • See Think Wonder 在哈佛的原始概念鼓勵以團體方式進行活動,在 See Think Wonder 思考挑戰賽,為了鼓勵更多學生參與這場思考練習,初賽、複賽設計為以個人賽的方式進行。
  • 教師使用手冊

    整場挑戰賽的設計,涵蓋許多能力的鍛鍊、思想的啟發、視野的開拓,這一切得先從「觀察」開始,讓學生能投入,需要大量的「設計」,我們將上一屆思考挑戰賽的初賽、複賽賽場,以 PPT 的方式模擬出來,讓老師得以從中看見相關的設計,也可以直接使用在班級課堂,運用 1 堂課的時間,讓學生進行腦力鍛鍊,慢慢養成「觀察」、「思考」的能力,學會「問問題」,學會「收集資料」來佐證「自己的想法」,您可以在下面的「教材資源包」下載直接可用於教室的素材。

     

    如您想了解更多設計背後的想法,或了解如何使用資源包,可以點擊「教師使用手冊」的按鈕觀看。

    broken image
  • 課堂教材|資源包

    資源包內容目前僅有中文版

    broken image

    初賽:百年發明展

    學生將看見 100 年前的產物,
    透過圖片比較,看出人類百年來的進步。
    用輕鬆的方式,鍛鍊細緻的觀察能力。

    broken image

    複賽:超市蔬菜區

    學生將比較美國、芬蘭、日本、台灣的超市蔬菜區,找出國外值得學習之處,評估是否適合帶回本地。打開國際視野,結合觀察、思辨,慢慢養成取他山之石的能力。

  • 挑戰賽的設計

    想達到五個目標...

    • 鍛鍊思考力:透過挑戰賽的歷練,潛移默化地為參賽學生鍛鍊觀察力和思考力,讓學生能帶走一套思考習慣,並懂得延伸運用在自主學習、創造永續設計。
    • 建立方法論:研究出一套結合實作的「思考力養成法」,並在幾年的研究後,將方法開源分享給全球的教育者。
    • 激發創造力:透過這場挑戰賽,讓學生習慣世界上各種事物都能成為觀察 See、思考 Think、發想 Wonder 的資訊來源,時時激發創造的靈感,習慣以事實為基礎做創新。
    • 培養永續思維:建立學生對社會永續(SDGs)與經濟發展的系統觀,了解到兩者兼顧所需考量的多重面向,包含利弊取捨、利害關係人的溝通、成效的時間遞延性等多層次的思考與合作能力。
    • 拓展國際交流:搭起各國學生能合作切磋的橋樑,在少年時,便有國際上並肩前行的夥伴。
  • broken image
    broken image
    broken image
  • See 觀察​

    仔細觀察眼前所見

     

    重點:專注在觀察,運用對比、分門別類等方式,讓自己看見更多細節。

    Think 思考​

    根據觀察,進行解讀

     

    重點:建立在實際觀察上,在思考中能區分事實與假設。問問自己「是看到什麼,才讓我這樣認為?」
     

    Wonder 發想​

    以觀察和思考為基礎,開始聯想及發想

     

    重點:發想是超越原有的解讀,開始思考研究過程所引發的新想法。